第(3/3)页 到底是兵分多路渡河,还是兵分三路渡河? 现在就是兵分三路在渡河。 尽量分散敌人的军队。 但也有提出,三十二万大军,分出八支军团来渡河。 如果分出八支,辽军必然没有充足的人手来防御每一支,自然是有遗漏的。 但这个问题本身缺一个前提条件。 宋军没有船! 需要在工部的官员在场的情况下,指导建造船只。 很显然,要打楚河战役,是急不来的。 工部三个随行官员,已经各自都分派了一个。 现在三支大军,都在紧锣密鼓建造船只。 而问题的聚集点,现在已经不是分几支军队渡河了。 而是什么时候能迅速渡河,并且有效的渡河。 什么是有效渡河? 就是军队上岸后,立刻就有强大的战斗力和杀伤力。 像王贵说的分散式渡河,只适合打交趾那种弱兵。 对付辽军,不能玩这一套。 “我看这个问题不必再争论,船还修,桥要造,两手抓!” 说话的是杨再兴:“咱们现在不是已经派出十支队伍在秘密造桥了么?只要其中五座桥能通行,这事就成了!” 这是绝密。 造船渡河一是的确可以渡河,二是吸引辽军的注意力。 其实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。 但现在大家也在测算,辽军的巡逻队发现桥梁的几率有多大。 楚河对岸,每天都有辽军的探子在各地巡视。 这中间就存在着信息差和执行力节奏的问题。 如果辽军的探子情报给力,辽军行动快,将宋军修桥的点全部密集式驻守,宋军即使人再多,也会陷入疲劳局面。 但如果宋军行动力够快,完全可以在辽军没有发现全部桥梁之前,采取行动。 这个时候,就是比双方的组织力和行动力了。 恰好,这一点是岳飞最大的强项。 第(3/3)页